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不鏽鋼鍋不沾方法傳授 :熱鍋成功與否就“看看”水滴怎麼說

你有使用不鏽鋼鍋卻瘋狂沾鍋的經驗嗎?肥鰻在網路上踅一圈後發現許多人們都被這個問題困擾著,因此對不鏽鋼鍋產生惡夢般的印象......甚至將其封為「新手難以駕馭」的廚具


當你想要尋求 Google大師指點迷津時,照理來講你應該會在網路上獲得到類似於以下的結論:「不鏽鋼鍋使用前一定要先熱鍋至一定程度後,便能形成物理性不沾的效果」。

而正當你豁然開朗地嘀咕:「噢,原來是這樣呀!」的時候,你的下一塊牛排─除非你天資聰穎─否則應該會焦黑一片。或是,再次黏在那該死的不鏽鋼鍋上。


圖片引用自網站

有人這時候一定開始懷疑:「網路上那些名牌鍋分享文都用的好好的,是不是自己的鍋子不夠高級......?」;或是有人就直接放棄了,兩次的失敗就足夠打趴一堆人,轉而投入別種鍋具的懷抱。

在實際操作後肥鰻發現到真正問題的關鍵:也就是「熱鍋的程度」這個概念實在太抽象了,導致想像和實作時產生了一段差距。

其實,不鏽鋼鍋的熱鍋程度是可以用幾滴小水珠來輕易的測試是否達到目標。這個方法肥鰻相信聽過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但真正看過的人卻不多。幸好,在肥鰻逛了 Youtube無數趟之後,找到一個可以完整地解答每個人心中疑惑的外國影片。

聽不懂英文沒關係,就讓肥鰻一步一步地來解釋給你聽吧!在整個熱鍋過程,隨著溫度升高水珠會呈現的樣子大致可分為六個階段

階段一 (起步加熱):
鍋子剛剛加熱,水滴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只有微微的冒泡。

階段二:
鍋子比起第一階段又更熱了些,沸騰冒泡的現象變得更加激烈,水滴開始慢慢蒸發。

階段三:
鍋子已具有相當的溫度,水滴碰到鍋子表面後迅速地蒸發,並爆裂成許多顆微小的水珠。

階段四 (異象發生):
鍋子溫度已相當接近物理不沾的熱鍋程度,這時水滴碰到鍋面會立刻形成一個光滑的大水珠及少許的小水珠,在鍋面上輕巧的移動著。這個現象在物理學上稱為 Leidenfrost effect (萊頓弗羅斯特現象),有興趣的人可以點一下連結參考。

階段五 (完成熱鍋):
與上一階段不同的是,水滴碰到鍋面後只會形成一顆晶瑩剔透的大水珠,這也代表你已經熱鍋完成,可以準備下油潤鍋開始料理囉!

階段六 (你累了嗎):
你睡著了嗎?鍋子太燙了啦!在鍋子溫度過高的情況下,水滴碰到鍋面後會瞬間爆裂成許多光滑的水珠在鍋中瘋狂亂跑。這時不要慌張,把瓦斯爐關掉就好,等一會兒再試試是否降溫到了階段五的狀態。

實驗結果與討論:
在影片的最後,這位大廚利用了新鮮調味過的雞胸肉來展示熱鍋的效果。當鍋子加熱到階段五的程度後,倒入些許油並搖晃鍋子使其覆蓋整個鍋面。



注意到油碰到鍋面後產生如峽灣狀的油紋了嗎?這就表示鍋子的溫度已經相當高了噢。



接著下來神奇的一刻就要發生了!毫不沾黏、輕輕鬆鬆的將雞胸肉給翻面了。下面再來比照一下在鍋子不夠熱時就將雞胸肉下鍋的慘狀......



各位看倌看到了沒有,同樣的一個不鏽鋼鍋做出來的東西卻完全不一樣,這下大家總不能再責怪是鍋子不好了吧 (笑)?趕緊拿出自己的鍋子試試吧!以下附上完整的影片供大家觀賞。



藉由圖片與影片一步一步的講解,大家肯定對不鏽鋼鍋的使用上更加有概念了。這篇在撰寫的過程彷彿是回到了大學在寫實驗紀錄一般,大家有沒有和肥鰻一樣深刻體會到「料理即科學」的道理了呢?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不要忘了點個
關鍵字:烹飪技巧, 不鏽鋼鍋, 不鏽鋼鍋使用方法, 不鏽鋼鍋熱鍋, 不鏽鋼鍋不沾

5 則留言 :

  1. 請問到階段五要多少分鐘?我一直試不好,因為很緊張,怕空燒太久...
    完成階段五下油,就會馬上起油紋嗎?還是又要等油熱?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的經驗是大火的話可能要3~5分鐘左右,但當然要看你鍋底的厚度和瓦斯爐的強度來決定。階段五之後不須再等待,油下去馬上就會起油紋了甚至會有點發煙因為鍋子非常燙。這時候基本上用最小的火來烹調就好了,給你參考!

      刪除
    2. 謝謝您的回覆,想再請教您,起油紋下食材,就一直用小火烹調的嗎?用不銹鋼鍋是都不能中大火嗎?

      刪除
    3. 不是這樣的!這是適用在煎比較厚的食材如牛排的時候,由於我們熱鍋後鍋子已經非常燙了,若不改轉小火烹調就容易表面燒焦但內部都沒熟的狀況。但如果你只是想要料理如肉片時,你只需要將鍋子熱至大概階段三和四之間,下油起油紋後中大火快炒也OK!

      刪除